CPA考试考的是实力,但是50分和60分的考生,可能还要靠点子运气。
今年财管和战略会有调分吗?
跟大家说个真相,CPA的成绩单分数和实际上的卷面分数是不一样的,成绩单上的分数是经过正态分布调整过的。
资格证书考试一般会最终调整分数,是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则进行调节的,如果你落在了60分所对应的区间之外,其实差的不是一分两分,所以说只要是没有达到60分,来年都需要非常认真地准备。
今年CPA考试结束之后,不少考生来问会不会调分,会不会重现去年财管的噩梦?
“不同场次间真的会调分么?那同场次不同卷子间会调吗?”
战略:“人麻了,考的让我怀疑人生,最后一年啊,祈祷来个调分”
比起调分,CPA考生觉得压分更可怕
CPA阅卷标准一览
这三种情况都会给分!
根据往年考试经验及了解,CPA阅卷第一阶段会先制定标准和集中培训:
阅卷前中注协的专家会组织进行集中授课,对每个题目的阅卷规则、采分点、考生可能作答的类型进行讲解,阅卷人员参加相应的规则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阅卷组,关于主观题的阅卷要点主要为以下几点:
①按得分点给分:对主观题的每个小题,专家都会确定得分点和可接受的“关键词”
②判断正确给分:涉及先判断正误再进行解释的题目,判断错误则全题判错,即使理由正确也无法得分;
③冗余信息不扣分:对于理由阐述的部分,即使存在其他非得分点的错误内容,不影响整题的给分情况,总而言之踩中“关键词”即可得分。
比如说一道民法题目,第一问的知识点是”善意取得“,标准答案将其分为”有权占有“”无权处分“”不知情“”交付“”付款“”善意取得“四个小点,从上到下排列在电脑的右边,每个前面都有个打钩的框。
改卷的时候,就比照答案一一核对,答到就给打钩,没有就否。(允许自由裁量,有些考生答的不是那么标准,但意思表达到位也给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主观题的阅卷,其实得分点有很多。比如,有的会计分录,一笔算0.25分,审计里面一个小题目,涉及到好几个考点,每个考点也会对应着类似的分值。
有的时候你可能结果算对了,以为能拿全部的分,但是过程出现问题,也是会扣分的。”
另外,关于计算分析题是否写出计算公式,也会酌情给分。
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成了酌情给分的依据。
第二阶段就是正式阅卷了,阅卷人被分为几组,每组负责一个大题,每天都要经过9-12小时以上的伏案阅卷工作,整个CPA考试阅卷周期长达20多天:
第一轮评卷:每道题会由两位阅卷人同阅一道题目,分差在合理范围内则取平均分,分差超过限定则提交上级阅卷,如果在高校阅卷,两位阅卷人任何一个得分点评判不一致都会呈交导师定夺,因此在第一轮一套答卷就至少被阅卷两次。
第二轮评卷:第一轮评卷结束后,后台进行统计。将分数结果出入较大的小题目归总进行第二轮,过程和程序与第一轮相同。至此,每一道题至少经过4次、最多6次阅卷评分。
第三轮评卷:第二轮结束后后台再进行结果统计。将未合格但接近60分的卷子(例如:57、58、59这样的分数)再次筛选出来检查,整体坚持有利于考生的判卷原则,对于个别题目确实裁量空间很大的,无法准确判断对错,按对的给分。
所以说在既定的评分标准之下,至少误判分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作者:注会菌 | 监制:高顿教育·新媒体内容团队
审核:尼莫 | 原创来源:注册会计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