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靠“老本行”赚的钱。比如,包子铺卖包子、奶茶店卖奶茶、快递公司送快递赚的“核心收入”,都属于主营业务收入。它是企业利润的“大头”,直接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赚钱能力。
举个通俗例子:
小明开了一家服装厂,主要生产T恤和牛仔裤。2024年卖了10万件T恤(每件50元)和5万条牛仔裤(每条100元),总销售额是:
T恤收入:10万×50元=500万元
牛仔裤收入:5万×100元=500万元
这1000万元就是服装厂的主营业务收入。
但如果小明把闲置的仓库租给别人,收了5万元租金,这属于其他业务收入;仓库里捡到别人丢的废品卖了1000元,这属于营业外收入。三者区别一目了然:只有靠核心业务赚的钱,才算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核算什么?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专门记录企业以下两类核心业务:
销售商品:比如手机厂商卖手机、超市卖日用品;
提供服务:比如律所提供法律咨询、物流公司运输货物。
具体核算内容:
常规销售:客户付款后,商品或服务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
例子:奶茶店卖出一杯奶茶,顾客扫码付款后,奶茶店确认收入。
分期收款:如果客户分期付款,企业需按“现销价格”(假设客户一次性付全款的价格)确认收入,差额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或“未确认融资费用”。
例子:汽车4S店以分期付款方式卖车,总价20万元。若现销价18万元,则确认收入18万元,2万元作为融资收益分期计入利润。
非现金交易:用商品换设备、抵债等,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例子:服装厂用价值10万元的T恤换回一台二手缝纫机(市场价8万元),则确认收入8万元,2万元视为亏损。
主营业务收入vs其他收入
对比项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营业外收入 |
---|---|---|---|
来源 | 核心业务(如卖货、提供服务) | 次要业务(如出租资产、卖材料) | 非日常活动(如罚款、捐赠) |
核算科目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营业外收入” |
对企业影响 | 长期稳定,占收入大头 | 偶尔发生,金额较小 | 不可持续,多为一次性收入 |
例子对比:
主营业务收入:电商平台“双11”卖出1亿元商品;
其他业务收入:同一电商平台出租闲置服务器,收入100万元;
营业外收入:该平台因供应商违约收到赔偿金50万元。
什么时候能确认收入?
企业确认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合同已签,双方承诺履约:比如客户下单付款,商家承诺发货;
权利义务明确:商品规格、价格、交付时间写进合同;
钱能收回来:客户信用良好,大概率不会赖账;
商品控制权转移:客户已收货或服务已完成。
常见场景的确认时点:
网购商品:快递显示“已签收”时确认收入;
定制服务:方案通过客户验收时确认收入;
会员卡充值:客户实际消费时确认收入,而非充值到账时。
会计处理:钱怎么记?
常规销售: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113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万元
结转成本(假设成本6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60万元
贷:库存商品60万元
分期收款(含融资性质):
现销价100万元,分期收款总额120万元:
借:长期应收款12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20万元
每期确认利息收入: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X万元
贷:财务费用X万元
以货抵债:
用价值50万元的商品抵偿60万元债务:
借:应付账款6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50万元
营业外收入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