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短缺的会计分录如下:
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实际短缺的金额】
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提示】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通常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应计入管理费用
库存现金是什么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并存放于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货币资金,具体包括:
构成:人民币纸币、硬币及外币现钞;
法律要求:需遵守限额管理(一般为3-5天日常开支金额),禁止“白条抵库”和私设“小金库”;
核算范围:仅包含实物现金,不包括银行存款、微信余额等。
核心价值:
即时支付:无需转换即可用于小额开支(如差旅费报销、临时工工资);
应急储备:应对突发需求(如停电无法扫码支付、偏远地区交易)。
现金短缺是什么
现金短缺是指企业可支配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支付需求的状态,表现为:
量化标准:流动比率<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0.5(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触发原因:应收账款回收延迟、存货积压、过度扩张投资等;
法律后果:长期短缺可能引发债务违约、信用评级下调甚至破产清算。
大白话解读库存现金和现金短缺
1.库存现金:企业的“零钱罐”
场景1(小微企业):奶茶店每天将收银台现金存入保险柜,用于次日采购鲜奶和支付兼职小时工工资;
场景2(建筑行业):包工头随身携带5万元现金,用于工地突发材料采购和农民工急用支取。
关键特征:
看得见摸得着,但需防盗防丢;
金额有限,超额度必须存银行。
2.现金短缺:经营中的“钱包见底”
案例1(制造业危机):某零件厂因大客户拖欠货款200万元,账面现金仅剩10万元,无法支付下月电费和供应商尾款;
案例2(零售业困境):连锁超市因疫情期间销售额下降50%,现金流断裂,被迫关闭3家门店。
通俗理解:
就像家庭月底工资未到账,却要还房贷、交学费——钱不够用了;
短期可通过借贷周转,长期需从根本上改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