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一批货物,约定甲公司于5月6日到乙公司仓库提货。由于甲公司疏忽,当日未安排车辆提货,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下列关于该批货物损失承担的表述中,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是( )。

A: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担货物损失,因为双方都没有过错

B: 甲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其未按约定时间提货

C: 乙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

D: 乙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为货物仍在其控制之下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本题中,由于甲公司疏忽,未按约定时间提货,导致货物没有按期交付,甲公司(买受人)自5月6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甲公司承担货物损失责任。


答案选 B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一批货物,约定甲公司于 5 月 6 日到乙公司仓库提货。乙公司已将货物准备 妥当,通知甲公司提货,但由于甲公司疏忽,当日未安排车辆提货。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 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下列关于该批货物损失承担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的是( )。 2、【2017】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一批货物,约定甲公司于5月6日到乙公司仓库提货。乙公司已将货物准备妥当,通知甲公司提货,但由于甲公司疏忽,当日未安排车辆提货,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下列关于该批货物损失承担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的是(   )。 3、【2017】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一批货物,约定甲公司于5月6日到乙公司仓库提货。乙公司已将货物准备妥当,通知甲公司提货,但由于甲公司疏忽,当日未安排车辆提货,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下列关于该批货物损失承担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的是(   )。 4、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一批货物,约定甲公司于5月6日到乙公司仓库提货。乙公司已将货物准备妥当,通知甲公司提货,但由于甲公司疏忽,当日未安排车辆提货,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下列关于该批货物损失承担的表述中,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是(   )。 5、2022年6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购买乙公司1000套印有甲公司标志的运动服,6月24日由甲公司上门提货,合同对货物毁损风险承担未做特别约定。6月24日,甲公司因没安排好车辆未能及时提货。6月25日,乙公司的仓库遭雷击毁损,导致该批运动服全部毁损。下列关于该批运动服毁损风险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6、2004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8月20日到甲公司的库房提取所购全部货物。乙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至8月30日才去提取该批货物,但8月25日甲公司的库房因雷击发生火灾,致使乙公司应提取的部分货物毁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公司承担该批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起始时间是( )。 7、2004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8月20日到甲公司的库房提取所购全部货物。乙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至8月30日才去提取该批货物,但8月25日甲公司的库房因雷击发生火灾,致使乙公司应提取的部分货物毁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公司承担该批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起始时间是( )。 8、2004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8月20日到甲公司的库房提取所购全部货物。乙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至8月30日才去提取该批货物,但8月25日甲公司的库房因雷击发生火灾,致使乙公司应提取的部分货物毁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公司承担该批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起始时间是( )。 9、2010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8月20日到甲公司的库房提取所购全部货物。乙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至8月30日才去提取该批货物,但8月25日甲公司的库房因雷击发生火灾,致使乙公司应提取的部分货物毁损。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乙公司承担该批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起始时间是(    )。 10、【1708211】20×8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其销售一批专用零部件。假定企业向客户转让零部件为一项单项履约义务,且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20×9年12月31日,乙公司支付了零部件的合同价款,并对其进行了验收。乙公司考虑到其自身的仓储能力有限,且其工厂紧邻甲公司的仓库,因此要求将零部件存放于甲公司的仓库中,并且要求甲公司按照其指令随时安排发货。乙公司已拥有零部件的法定所有权,且这些零部件可明确识别为属于乙公司的物品。甲公司在其仓库内的单独区域内存放这些零部件,并且应乙公司的要求可随时发货,甲公司不能使用这些零部件,也不能将其提供给其他客户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