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2025年度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时间的公告》,2025年上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时间为6月14日、15日(初级和中级);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时间为10月25日、26日(初级和中级)。
今年6月考试相比去年,考试时间延迟了13天,这也意味着6月考试的报名时间,相比去年也会延后!会计网推测,上半年银行从业考试报名时间大概在:3月中旬或3月下旬(具体还是得以官方为准)。
预计25上半年银行从业考试即将开始报名!需提前了解报名流程,你都准备好了吗?
(一)登录考试服务平台
报考人员应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www.china-cba.net)或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网站(www.china-cbi.net)登录考试服务平台进行报名。
(二)填写报考人员信息
1.首次报考人员。先实名注册,注册完成后,可使用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绑定注册时生成的账号,即可进入“考试报名”页面,逐项按要求如实填选。
2.非首次报考人员。可直接使用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绑定过往注册的账号,即可进入“考试报名”页面,逐项按要求如实填选。
报名时均须上传本人最近一年1寸免冠白底标准证件照,请提前准备照片(标准证件数字照片,文件格式为JPG或JPEG格式,白色背景,尺寸25mm*35mm,像素>=295*413),该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及职业资格证书(请勿上传过度美化修饰或生活照,因照片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行承担)。
(三)报名缴费
1.考试费标准:每科次人民币61元。
2.支付方式:通过考试服务平台支付,可用一网通(网银)和易宝支付(微信或支付宝)。
3.支付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缴费。报考人员应于截止时间前完成缴费。
4.考试费发票:资格考试报名费发票为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报考人员在当次考试结束后,可通过电子发票系统直接申请并打印电子发票。电子发票只可在本年度内申请,跨年度将无法申请。
(四)报名完成
1.缴费完成视为报名成功,报考人员可通过考试服务平台“已报考科目”栏目查询个人报名状态。
2.已缴费并被确认报名成功的人员,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可于规定时间内在线进行退考申请,逾期将不再受理退考。退款在报名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原路径退回。
2025年银行从业考试科目
银行从业分为初、中级,这两个等级考试科目相同,难度不同。初级和中级银行从业考试共开设《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业专业实务》2个科目。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为必考科目,《银行业专业实务》下设《个人理财》《公司信贷》《个人贷款》《风险管理》《银行管理》5个专业类别,考生需选择其中一门或多门进行考试。
也就是:总考试科目=1门必考科目+1门/多门专业科目。(专业科目是选择一门还是多门考试,主要看考生自己的职业需求)。
银行从业考试科目如何搭配
《公司信贷》/《个人贷款》+《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推荐指数:⭐️
银行意向岗位:企金、个金相关岗位
报考《公司信贷》/《个人贷款》专业,主要意向的岗位更偏重于企金和个金,它属于银行业务中的专项业务,所以需求量偏小,非常严格。
《风险管理》+《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推荐指数:⭐️⭐️
银行意向岗位:客户经理
报考《风险管理》专业,意向岗位是客户经理,因为属于管理层,所以需求量也是有一定的限制,也相对较严格。
《银行管理》+《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推荐指数:⭐️⭐️⭐️
银行意向岗位:管理类的相关岗位
银行管理科目考试是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新增科目,考的内容比较全面,学习银行管理会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宏观上面的了解。如果想在银行相关工作中有一定提升,建议选择银行管理科目。
《个人理财》+《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推荐指数:⭐️⭐️⭐️⭐️
银行意向岗位:柜员、营业部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个人理财》是选择人数最多的专业,主要是他的意向岗位是柜员,和营业部,岗位需求量大,所以报考人数也多,当然竞争力也大。
以上仅供参考,各位考生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来选择!
2025年银行从业如何备考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以学习网课为主,打牢银行从业的知识基础,归纳、理顺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和不同颜色的笔,结合教材和资料把重点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需要大量的刷题,可以练习银行从业考试的【历年真题】,时间充裕每隔十天进行【模拟考试】,帮助大家检验知识点,通过刷题的方式找出自己知识点薄弱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查漏补缺。
刷题,查漏补缺阶段
高频考点,高频错题,增加做模拟试卷评率,争取每周两套,刷题时要认真思考试卷结构,思考出题者的思路和意图,思考题目答案的侧重点,把握出题者的出题规律。务必要刷模拟试卷、真题等类型题来巩固知识内容,补全知识体系。
【考前】冲刺阶段
错题一定要看,协助背记重点知识,易错易混淆知识点要充分掌握,提高多选题答题准确率,防止丢分。
会计网所有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0538167。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985号,沪ICP备19018407号-2,
CopyRight © 1996-2025 kuaiji.com 会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