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在全面践行依法税收原则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强化了企业合法纳税的意识。
企业在经营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许多税务风险,其中包括政策风险、财务风险、内控风险、决策风险等,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效力,以及企业内部治理能力。
因此,企业有必要从内部控制角度入手,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在降低税务成本,规避税务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企业效益空间,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01
加强环境建设,注重队伍培养
为构建完善有效的现代化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必须全面梳理税务法律法规、执行准则等内容,明确新时代自身经营发展定位,优化税务风险内容体系的执行环境。
在具体构建实践中,企业要综合分析战略发展目标,依据经营实际和发展阶段,全面考虑投融资规划、运营成本、资产结构、负债率、现金流等因素,单独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明确风险战略、运营管理、常规管理的具体范围和目标任务,确保各项税务执行活动的规范执行。
另外,企业在持续深化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管理者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税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具体而言,企业可结合COSO内控建设理论与优秀案例,以内控管理为切入点,全面构建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并加强知识讲座、宣传教育,让整个企业上下都明确内部控制的价值作用,不断提高并丰富企业管理者、税务工作者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素养,引导相关人员树立正确风险防范意识和内控管理意识,为实现二者的整合应用夯实基础。
02
做好动态识别,完善评估机制
1、做好税务风险动态识别
根据税务风险发生阶段与管控重点的不同,企业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做好税务风险的动态识别。
首先,做好战略风险识别。战略管理维度的涉税业务管理主要由投融资管理、利益分配等构成,其中融资模式、规模的差异,也会造成风险差异的产生。如果大规模融资造成企业运营资本结构的显著改变,就会带来税收负担的明显加大。而投资战略的规划会对企业经营涉税项目管理形式产生直接影响。分配战略的税务风险集中体现在分配方式、安排变化对股东税务所产生的影响方面。
其次,做好运营风险识别。企业运营实践中的涉税风险主要体现在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最后,做好日常风险识别。
日常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会计核算、申报执行、税企关系。目前,我国税法体系调整的关系相对复杂,税法法律法规内容较多,且变动较为频繁,使得企业对政策的把握与理解难度也随之加大。
2、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在构建税务风险动态评估体系时,可采用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定性分析方法,及时发现潜在的税务风险,然后结合具体表现对其风险等级进行评定。
一般来讲,企业要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影响力三大指标,对风险进行五个等级的界定评判,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一级风险可忽略,二级风险要酌情关注并采取控制措施,三级风险需要认真关注并进行及时反馈,同时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四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并启动应急防控机制,五级风险需要企业管理者和专门负责人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切实降低风险等级。
03
规范运维流程,提高内控效力
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关键是依托内控机制对相关应对措施进行有效执行,否则一切都将流于形式。对此,企业要规范内控机制的运维流程,严格执行各项税务风险内控活动,全面提高内控效力。
目前,企业税务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在于企业税务执行效力较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员工专业能力较低带来的税务操作不规范、流程处理不标准、问题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如何对税务处理流程进行优化革新,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无疑是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一大难题。
企业在具体税务问题的处理中,会因为诸多因素而耽误进程,尤其是制造企业,因每一个运营环节都存在涉税问题,处理起来就十分复杂且难度较大,稍有不当就会导致整个税务处理的延后,进而加大税务风险。
对此,企业首先要提高员工专业能力,降低税务处理中的人为操作失误发生率。其次,要积极构建专项、高效的涉税问题处理机制,如RPA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利用数字技术解决传统税务处理中繁琐、重复的工作,在优化税务流程的同时,将相关财会人员解放出来,以便将更多人力资源投入后续风险防控和内控执行中,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效力。最后,企业要加强员工综合素养、风险意识的教育培养,从根本上规避税务风险的发生,全面降低税务成本,释放内部控制优势效能。
另外,企业在具体运营实践中,内控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机制,广泛涉及经营战略、组织模式、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等内容,所以内控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必须确保规范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只有如此,才能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税务管理及内部控制运维流程的规范生成。
在制度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企业要以税收高效筹划目标为导向,对原有内控流程进行改造升级,构建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关键环节风险防范的力度。其次,企业要构建标准化、统一化的内控管理体系,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既定规范操作执行。
我国财税管理体系持续优化,税务管理制度也不断规范,这就要求企业依据先行财税制度和政策内容,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及时调整,并引导相关人员在税务工作中加强贯彻执行,以降低税费核算、缴纳流程等可能产生的风险影响。
04
强化内审监督,优化监督程序
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中,内部税务审计监督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解决管理无序、权责不明等问题上有着重要作用。为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审监督,优化监督程序。
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单位层面的内控审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然后其他部门进行协同配合,针对国家各项税务政策及制度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并根据内控目标和业务特点,做好全面风险评估工作,系统梳理业务流程,定期开展专题会议,确保决策权与执行权的有效制衡,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内控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好业务层面的内控审计,通过动态监督和精准执行,确保各项业务与事项的有效落实,加强经济活动的规范控制,并重点对内控执行情况、负责人履职情况、权力制约情况等进行监督。
此外,企业还要重点对程序优化与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监督程序主要分为两类,即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一个动态长期推进的过程,内容包括:
根据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对税务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判;
外部市场信息与企业内部信息是否存在较大出入,是否会引发异常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是否有着明确的责权范围界定,是否存在越权行使的问题;
企业各业务流程是否存在税务风险防范疏漏,是否存在没有被识别出的风险点;
针对已经存在的税务风险制定针对性应对方案等。
专项监管就是在企业经营发生重大调整或需要对某一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要对上述调整或决策过程中的关键税务风险防范情况予以监督。上述情况的发生是日常监督很难把握的,相关信息获取也是较为困难的,所以需要通过转向监督进行动态把控和精准评估。
此时,企业内部涉税人员可能会因经验不足而无法进行有效监督,所以可聘请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实施内部专项监督,并针对监督过程中已经存在的风险给出相应监督建议。
整体而言,日常监督程序是确保企业日常税务风险防范常态实施的前提,专项监督程序则是对企业在重大决策时发生不常见税务风险的重点监督,二者整合应用才能最大程度规避税务风险。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有着较强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内部控制目标入手,对税务风险防范体系进行系统构建,并在二者整合应用中,做好税务管理环境、体系、队伍等的建设工作,在协同配合中切实提高风险防控效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会计网所有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0538167。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985号,沪ICP备19018407号-2, CopyRight © 1996-2024 kuaiji.com 会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