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财务分析都是从报表开始的,通过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得出一个结论,比如资产负债率过高,流动性差,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等等,如果分析人是投资机构或债权人,一般也够用了。如果是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财务分析的报告,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分析业务,分析各种管理制度,分析企业文化,甚至分析人性。
下面我就举个案例,也是我目前做过最好的一个财务分析,主要讲思路,你可以把它当侦探故事看。
背景公司是一家大型出版集团,集团有十家出版社,合并报表上显示三年多的时间,集团的图书库存从7个亿涨到了10个亿,集团领导和上级主管都很崩溃,大会小会都开了,目标也很明确,压库存,可库存就是压不下来,原因到底在那?
第一个层面——财务指标分析
为了压库存集团财务出过很多财务分析报告,很多都停留在这个层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图书分类,图书库龄,图书种类,各种数据都有。大部分都是无用功,几十页纸的报告,主要结论就是图书库存大,但这有什么用?把三年报表拿出来一对比就行了,外行也可能看出来,库存涨了!你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换个花样再说一遍有什么用,问题是为什么涨对不对?!
第二个层面——分析业务实质
财务是发现问题,造成问题的责任人还是业务,所以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分析业务。集团的财务人员当然也会从业务上找原因。大家认为图书库存的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印多了卖不掉!有可能是市场误判,一本书编辑很看好,一印就是二万册,结果只卖了五千,剩下的就积压了,所以有人建议加强市场调研,加大对当事人的奖惩,在选题时就把印数压下来。
又有人出来说这都是表面现象,图书多印的主要原因是多印的印制成本低,在印刷厂的报价里,印五百本书和印五千本书的价格是一样的(当然纸张成本不一样),为了降低单书成本,所以社里才多印的,解决办法是更新印刷设备(印刷厂也是集团内部的),把印制成本降下来,如果五百本的印制成本只有五千本的十分之一,出版社当然会选择先少印点,不够再加嘛!
还有人说是渠道问题,因为传统出版社的销售渠道以门店为主,一个门店放五十本书,一百个门店就要放五千本了,印少了发货的门店就少,会影响销售。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渠道,加大线上销售的比重,比如在当当、淘宝上做推广,网店不用放那么多书,谁卖直发过去就行,可以实现零库存。
我的意见是: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是图书库存积压的主要原因,但这些问题三年前也存在,十年前也存在,为什么以前库存量比较稳定,这三年涨了那么多?所以关键问题还是没找到。
第三个层面——分析人心
我分析了公司近三年的库存结构,发现库存商品总额变化并不大,虽然也有增长,但都是随着营收同比增加的。只有发生商品,3个亿的存货增长,有2.2亿是发出商品增长导致的,说明问题出在发出商品上面的。
发出商品为什么增加?这就要从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政策和考核制度说起。三年前这家出版集团推出了资金集中管理制度,要求所有下属单位的银行存款都要实时向上归集,由集团本部统一管理,本来大家手里有点钱可以买买理财,现在不行了,每年分点利息和一年期存款差不多。虽然资金集中管理对整个集团有利,但算小账下属单位没得到好处。
这也就算了,考核却一年比一年严,收入要增长,利润更要增长,利润考核指标的权重达到了70%以上,不达标就影响个人收入。
于是大伙就想到了把资金放出去生利的主意,直接对外放款是不可能的,上级单位也不会批准,但可以换一个形式呀。出版社与书商销售结算货款一般是半年一次,现在可以放宽,改成一年,甚至一年半结算一次,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钱无偿借给书商使用。当然真免也不至于,利息不收,扣点可以多加一点,这样一年销售额没怎么增长,毛利率却增加了,年度绩效考核完成任务就有了保证。
为什么不开票放在存货科目里?因为不开票就可以不结算,这就相当于藏钱在客户那里,什么时候有需要了想开多少就有多少,方便调节,放在应收账款科目就不方便了,目标太明显。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所谓存货增加是表面现象,其实增加的是债权,是没开票的应收账款。所谓图书毛利增加也是表面现象,真正增加的利息收入。
不管存货增加还是应收账款增加,钱放在客户手里总是有风险的,而且有求于人,利息收入不可能按市场价收,甚至可能不收落到了个人口袋,本来集团加强考核、归集资金是为了防范经营财务风险,现在风险反而加大了。
怎么解决?很简单,考核方面要加大现金流量指标的考核比重,要求出版社不仅要保利润更要保回款;严查图书销售合同条款,超过半年回款的必须说明理由,否则不得超期结算;适当提高各社归集户存款收益,提高各社存款积极性。
财务分析就是这样,只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很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会计网所有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20538167。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985号,沪ICP备19018407号-2, CopyRight © 1996-2024 kuaiji.com 会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