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和税务师对比,中级经济师相对好考一些。具体见以下两个考试的难度、通过率等的比较。
考试难度对比:科目设置与题型差异
1.中级经济师:广度优先,题型友好
中级经济师考试仅包含两门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
科目特点:
《经济基础知识》覆盖经济学基础、财政、金融等六大模块,知识面广但深度较浅;
《专业知识和实务》分10个专业方向(如人力、工商管理),考生可根据职业需求选择,灵活性强。
题型优势:均为客观题(单选、多选、案例分析题),无主观题,考生可通过排除法、关键词定位等技巧快速得分。
2.税务师:深度优先,综合性强
税务师考试需通过五门科目:《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科目特点:
《税法(一)》《税法(二)》聚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量大且需紧跟政策更新;
《涉税服务实务》含主观题(简答、综合题),需结合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例,如企业重组税务处理。
题型挑战:主观题占比高(如《实务》科目),要求精准应用税法条文,容错率低。
通过率与备考成本:数据揭示真相
1.通过率对比
中级经济师:全国平均通过率约15%-20%,部分专业(如人力、工商管理)可达25%;
税务师:全科通过率6%左右。
2.备考时间与强度
中级经济师:
零基础考生需3-4个月(每日2小时),重点突破高频考点(如GDP核算、货币政策工具);
真题重复率高,近5年真题刷3遍可覆盖60%考点。
税务师:
零基础至少需2年,每年报考2-3科;
《财务与会计》需200小时以上专项训练。
职业价值:证书背后的“隐形杠杆”
1.中级经济师:跨界晋升的“加速器”
适用场景:
体制内职称评定(如事业单位经济类岗位);
企业战略规划、市场分析等泛经济岗位。
政策红利:一线城市积分落户加分、个税专项扣除3600元/年。
2.税务师:财税领域的“黄金门票”
核心优势:
税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
企业税务筹划、IPO税务合规等高端岗位门槛。
薪资水平:平均年薪15万-25万,资深税务师可达50万以上。
某上市公司税务经理岗位明确要求“税务师证书+5年跨境税务经验”,年薪开价80万元。
备考策略与避坑指南
1.中级经济师:抓大放小,效率为王
《经济基础知识》:
重点突破财政、金融高分模块;
低频考点可战略性放弃。
《专业实务》:
人力/工商管理专业优先选择,计算题少且贴近管理实践;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如绩效管理KPI设计流程)。
2.税务师:循序渐进,攻克难点
科目搭配:
第一年:《税法一》+《税法二》+《实务》(三科联动);
第二年:《财务与会计》+《法律》。
《涉税服务实务》:
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如增值税申报表填写);关注2025年新政。
常见误区:
盲目刷题:税务师需理解政策底层逻辑,死记硬背易失分;
忽视机考训练:考试均为机考,需提前适应系统操作。
选择建议:三类人群的决策地图
1.优先考中级经济师
人群特征:非财税岗位从业者、体制内晋升需求、备考时间<6个月;
推荐理由:取证快、适用面广、政策福利直接。
2.优先考税务师
人群特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企业税务主管、拟上市公司核心员工;
推荐理由:专业壁垒高、薪资溢价明显、职业发展天花板更高。
3.双证联动:1+1>2
战略价值:
央企/国企“经济+税务”复合型人才稀缺,薪资涨幅可达30%;
例如:某能源集团税务总监岗位要求“中级经济师(金融)+税务师”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