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刚开始备考中级经济师,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到底要考哪些科目?科目怎么选?该怎么准备才能稳稳拿证。今天高顿经济师小编手把手带大家扫盲,把考试科目构成、搭配技巧、常见误区一次性讲透。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结构:一科基础+一科实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就考两科:《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公共课《经济基础知识》所有人必考,内容覆盖经济学、财政、货币金融等六大板块,全是选择题。实务课《专业知识与实务》要从10个专业里挑一个考,比如人力、工商管理、金融等,这里会涉及单选、多选和案例分析题。
两科总分都是140分,84分及格。官方规定必须在连续2年内通过这两科才算合格。同学们千万别偏科,哪怕一科考满分,另一科没过线也要重考!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怎么选专业?
选实务课的专业,记住三个原则:是否符合职业需求、是否零基础友好、是否节省时间。比如做财务的同学优先财政税收专业,HR选人力资源管理最有优势。零基础小白建议直接冲“工商管理”或“人力”,这两个专业内容浅显,备考资料多,通过率常年排前三。
另外,注意部分专业在个别地区可能有特殊用途。比如上海职称评审要求匹配实际岗位,这时候“工商管理”这种万金油专业就能减少后续麻烦。记住: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专业,优先匹配自身优势和职业规划。
三、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备考规划
备考周期建议不少于5个月。基础课知识点多且杂,要做到三步走:①先用2个月过完教材框架,标记高频考点;②再用2个月结合真题分模块突破,比如财政、统计等重点章节;③最后1个月刷模拟题,重点查漏补缺。
实务课的案例分析题占总分40%,必须实战训练。日常多看行业案例,比如人力专业的劳动法纠纷分析,金融专业的银行风控案例。搭配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像“经济基础中的曲线图”“财政政策类型”等高频考点,用口诀记忆效果更佳。
四、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专业选择误区
误区一:随便选专业,反正内容简单。错!比如“知识产权”专业看似高大上,但涉及专利法、商标法,对法律基础要求高。没接触过的同学可能卡在记忆细节上。
误区二:先死磕基础课,实务考前突击。实际上两科知识点有30%的关联性,比如基础课的财政税收和实务课的财税专业相辅相成。建议同步学习,效率更高。
误区三:盲目刷题不总结。尤其是多选题,必须吃透每道题的知识点关联逻辑,不然遇到变形题还是会错。用错题本统计高频错误类型,针对性补漏才是提分关键。
2025年考试时间已定在11月,现在正是备考黄金期!同学们切记提前登录官网确认专业方向,做完机考模拟训练。稳住节奏,每天学透2-3个知识点,今年拿证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