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注册会计师(HKICPA)作为国际认可度高的财会资质,其考试形式灵活多样,包含开卷与闭卷两种模式。本文将从考试形式分类、开卷科目范围、闭卷科目特点三方面展开,帮助考生清晰掌握HKICPA考试规则,科学规划备考方向。
一、HKICPA考试形式有几种?
HKICPA考试采用笔试为主的形式,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类型,同时需完成Workshop(工作坊)环节。
闭卷考试:主要应用于基础阶段科目(M1-M9),要求考生独立完成选择题和论述题,不可携带资料。
开卷考试:适用于专业阶段科目(M10-M14)及Capstone综合测试,允许考生携带纸质教材和笔记,侧重案例分析与应用能力。
Workshop:专业阶段考试前需参与小组讨论形式的案例研讨,通过互动提升实务能力,是考试通过的必要环节。
二、HKICPA开卷考试科目
开卷考试覆盖6门科目,均为高阶内容,注重实践分析与综合运用:
M10(经济法):100%论述题,开卷形式下通过率较高(如2024年6月达85%),考点明确且侧重法律条款的实际应用。
M11-M14(高级阶段):包括高级会计、战略财管等科目,考试含50%案例题和50%简答题,需结合教材灵活解答复杂业务场景。
Capstone(大综合):4小时案例分析,整合所有阶段知识点,通过率较高(约80%),需在开卷环境下快速定位知识点并形成逻辑化答案。
三、HKICPA闭卷考试科目
闭卷考试集中于基础阶段9门科目,考察基础理论与核心技能:
M1-M5(基础模块):涵盖会计、经济学等,1小时45分钟闭卷答题,100%选择题,侧重快速判断与基础概念掌握。
M6-M9(进阶模块):包括审计原理、税务原理等,3小时闭卷考试,20%选择题+80%论述题,需熟练记忆法规细节(如M9税法考点繁杂)。
考试特点:闭卷科目通过率相对较低(约35%-50%),需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尤其是M6-M9的论述题要求精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