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考试每年仅举行一次,2025年的考试定于6月21日举行,计划报考2025年高级经济师的考生,这些事你要搞清楚!
自2020年起,高级经济师资格的获取方式正式转变为“考评结合”模式,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更全面、科学地评估申报者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所谓“考评结合”,即融合了全国统一的考试与地区差异化的评审两大环节。考试环节,由国家统一命题、组织,确保了评价标准的一致性与公正性;而评审则由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灵活实施,侧重于对申报者专业理论深度、实际工作能力、科研成果及行业贡献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1、考试时间与科目:
年度安排:高级经济师考试每年仅举行一次,2025年的考试定于6月21日举行。
专业分类:考试共涵盖10大专业领域,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为不同背景的考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2、考试科目:
核心科目为《高级经济实务》,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试细节:
题型与时长:考试采用主观题形式,具体题型及分值将在考前公布,考试时长为3小时,考生可提前1小时交卷离场。
合格标准:全国统一的合格线为60分,但部分地区可能设有更为严格的省内标准。
成绩有效期:通过全国统一合格标准的考生将获得成绩合格证明,该证明在全国范围内5年内有效,为考生提供了充足的评审准备时间。
1、评审周期与流程:
高级经济师评审同样每年进行一次,与考试紧密衔接。评审流程一般包括发布通知、个人申报、单位推荐、材料提交、资格审核、评审会议/面试答辩、结果公示及名单公布等环节,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
2、评审条件与材料:
申报条件:主要涉及学历及资历要求,是参与评审的基本门槛。
评审条件:涵盖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经历与业务能力、论文论著、业绩与成果等多个方面,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量。
破格条件:为特别优秀的申报者提供了快速通道,但需满足特定的高标准。
评审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经济师资格证书、聘书及考试合格证书等,是评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