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多选题】


甲公司因购货原因于2014年1月1日产生应付乙公司货款200万元(含增值税),货款偿还期限为3个月。2014年4月1日,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双方同意:以甲公司的两辆小汽车抵偿债务。这两辆小汽车原值共计200万元,已提累计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共计100万元。假定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相关税费。下列关于甲公司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A: 甲公司确认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60万元

B: 甲公司确认营业外收入的金额为100万元

C: 甲公司不确认营业外支出,直接确认4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

D: 甲公司不确认营业外收入,直接确认40万元的营业外支出

答案解析

【解析】甲公司付出抵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金额=(200-40)-100=60(万元),甲公司付出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金额=200-100=100(万元),两者不能相互抵销。

答案选 AB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甲公司应付乙公司的购货款2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6%,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2、甲公司应付乙公司的购货款2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6%,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3、甲公司应付乙公司的购货款2 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 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4、甲公司应付乙公司的购货款2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5、甲公司应付乙公司的购货款2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6、甲公司应付乙公司购货款2 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 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7、甲公司应付乙公司购货款2 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 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10月5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支付价款702万元(含增值税),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20万元。A原材料专门用于为乙公司制造B产品,无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 (2)12月1日,开始为乙公司专门制造一台B产品,至12月31日,B产品尚未制造完成,共计发生直接人工82万元;领用所购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万元;发生制造费用120万元。在B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领用的其他材料发生非正常损耗20万元。甲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B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于发出B产品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3)12月12日,接受丙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来料加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至12月31日,来料加工业务尚未完成,共计领用来料加工原材料的40%,实际发生加工成本34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完成来料加工业务时确认加工收入并结转加工成本。 (4)12月15日,采用自行提货的方式向丁公司销售C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200万元,成本为160万元。同日,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丁公司收取货款。至12月31日,丁公司尚未提货。 (5)12月20日,发出D产品一批,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戊公司按照D产品销售价格的5%收取代销手续费,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月31日,收到戊公司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载明戊公司已销售上述委托代销D产品的20%,销售价格为250万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账面价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9、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10月5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支付价款702万元(含增值税),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20万元。A原材料专门用于为乙公司制造B产品,无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 (2)12月1日,开始为乙公司专门制造一台B产品,至12月31日,B产品尚未制造完成,共计发生直接人工82万元;领用所购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万元;发生制造费用120万元。在B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领用的其他材料发生非正常损耗20万元。甲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B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于发出B产品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3)12月12日,接受丙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来料加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至12月31日,来料加工业务尚未完成,共计领用来料加工原材料的40%,实际发生加工成本34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完成来料加工业务时确认加工收入并结转加工成本。 (4)12月15日,采用自行提货的方式向丁公司销售C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200万元,成本为160万元。同日,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丁公司收取货款。至12月31日,丁公司尚未提货。 (5)12月20日,发出D产品一批,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戊公司按照D产品销售价格的5%收取代销手续费,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月31日,收到戊公司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载明戊公司已销售上述委托代销D产品的20%,销售价格为250万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账面价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10、甲公司应付乙公司的购货款2 000万元于20×4年6月20日到期,甲公司无力按期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 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