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网小编整理发现,2025年CMA考试仍保持两科设置,分别为《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P1)和《战略财务管理》(P2)。根据最新大纲,考试内容在技术和数据分析、职业道德等模块有较大调整,更贴合实际工作场景。对于计划报考的新手来说,了解科目特点、考试时间及备考策略,是高效通关的关键。
一、2025年CMA考试科目设置
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
2025年P1考试新增“科技与分析”板块,占比15%,涉及信息系统、数据管控及财务转型等内容。其他核心模块包括:
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财务报表编制及披露规则。
规划与预算(20%):战略规划、预测技术及利润计划。
成本管理(15%):成本核算系统及供应链优化。
P2《战略财务管理》
P2更侧重战略决策与风险管理,变动如下:
职业道德占比提升至15%:新增组织道德考量内容。
商业决策分析(25%):重点考核本量利分析及边际定价。
财务报表分析(20%):财务比率及盈利能力评估。
二、考试时间及场次安排
2025年CMA中文考试共4次机会,分别在2月22日、4月12日、7月26日、11月8日。需注意:
新增2月考期:仅限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注册截止1月6日、,考位预约截止1月13日。
单科考试时长4小时:上午场8:30开考,下午场14:30开考,迟到30分钟禁止入场。
英文考试窗口期为1-2月、5-6月、9-10月,考生可灵活预约。
三、新手备考建议
科目搭配:建议先考P1,其理论框架为P2决策分析打下基础。两科需在3年内通过。
学习方法:
P1:理解为主,结合案例掌握成本差异核算(如标准成本法)。
P2:强化公式应用(如资本预算中的净现值计算),熟记职业道德条款。
时间规划:
每日投入2小时,优先完成官方教材例题及近5年真题。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等高频考点。
2025年CMA考试科目虽维持两科,但内容更贴近数字化和战略管理趋势。新手需重点关注新增模块,合理分配4-6个月、备考周期,结合自身基础选择考试场次。会计网小编提醒,尽早注册(入口:IMA官网)、预留充足复习时间,并通过模拟题查漏补缺,是顺利通关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