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分别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易货合同,甲公司的货物价值200万元,乙公司的货物价值220万元;二是技术开发合同,合同记载金额100万,其中研发经费30万。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

A: 1500元

B: 600元

C: 1450元

D: 1470元

答案解析

【解析】以物易物合同应按购销金额合计计税贴花;应税合同在签订时产生纳税义务,不论合同是否兑现,均应贴花。为鼓励技术研究开发,对技术开发合同,只就合同所载的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 应纳印花税=[200+220+(100-30)]×0.3‰×10000=1470(元)。

答案选 D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采购合同,甲公司购买乙公司300万元橡胶,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二是以货易货合同,甲公司轮胎价值720万元,乙公司的轮胎价值55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补价170万元。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元。 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采购合同,甲公司购买乙公司300万元橡胶,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二是以货易货合同,甲公司轮胎价值720万元,乙公司的轮胎价值55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补价170万元。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元。 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采购合同,甲公司购买乙公司300万元橡胶,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二是以货易货合同,甲公司轮胎价值720万元,乙公司的轮胎价值55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补价170万元。已知买卖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3‰,则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元。 4、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采购合同,甲公司购买乙公司300万元橡胶,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二是以货易货合同,甲公司轮胎价值720万元,乙公司的轮胎价值55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补价170万元。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元。 5、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以货换货合同,甲公司的货物价值200万元,乙公司的货物价值15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补价50万元;二是采购合同,甲公司购买乙公司50万元货物,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元。 6、某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7月开业,注册资金500万元,当年领用证照及签订相关合同如下 (1)领受工商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各一份;建账时共设8个营业账簿,其中有一本资金账簿,记载实收资本5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 (2)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用30万元的产品换取30万元的原材料;与乙运输公司签订一项货物运输合同,分别注明运输费10万元和装卸费1万元。 (3)以本公司财产80万元作抵押,向某银行借款100万元,合同规定年底归还,但该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年底无力偿还借款,遂按合同规定将抵押财产产权转移给该银行,并依法签订了产权转移书据。 已知购销合同的印花税税率0.3‰;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的印花税税率0.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小题。(2)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运输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元。 7、【1401510】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2份设备使用合同,第一份合同双方约定在3年期间,甲公司可以使用该机器进行生产,每年支付100万元,第二份合同约定,甲公司在开始时需一次性支付60万元,假设该两份合同构成“一揽子交易”,则这两份合同应当合并为一份合同进行处理。( ) 8、甲公司于2021年10月与乙公司签订了数份以货易货合同,以共计700000元的钢材换取乙公司价值800000元的水泥,乙公司取得差价款100000元。以上金额均不含增值税,买卖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3‰。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9、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7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17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7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10、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