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不属于营业收入。二者在会计属性、来源性质及报表列示上存在本质差异。
定义与会计准则依据
营业收入的定义
核心特征:来源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范围: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如制造业销售产品、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其他业务收入(如租金收入、技术服务费)。
会计准则依据: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需满足控制权转移、金额可靠计量等确认条件。
投资收益的定义
核心特征:来源于非日常投资活动,具有偶然性和波动性。
范围:包括股权投资的股息、债券利息、金融资产转让价差等。
会计准则依据: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结论:营业收入反映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而投资收益体现资金运作效果,二者在会计科目中独立列示,互不包含。
核心差异的实务例证
来源性质对比
营业收入案例:某家电制造商销售冰箱获得收入1亿元,属于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收入。
投资收益案例:同一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通过抛售获得价差收益500万元,属于非经营性投资收益。
会计处理差异
营业收入确认:
某电商平台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在商品签收时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确认:
某基金公司出售持有的国债,实现收益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关键点:营业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而投资收益单独设置科目,体现非经常性特征。
税务处理差异
营业收入:全额计入增值税或所得税应税范围(如销售商品按13%缴纳增值税)。
投资收益:
免税场景: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持股≥25%)免征企业所得税。
应税场景:股票转让价差需按差额缴纳增值税(如卖出价高于买入价部分按6%计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