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分批法是以产品生产批别或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总成本及单位成本的方法。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如船舶制造、医疗设备维修)或管理上需要按订单独立核算的场景(如影视剧集制作)。其核心特点包括:
精准归集:以批号/订单为独立核算单元,不同批次需单独建立成本明细账;
周期同步: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而非固定会计月度;
费用分配简化:通常无需分割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但跨月交货时需特殊处理。
大白话解读
想象一家高端医疗器械维修公司:
场景1:单批次维修
客户A送修一台核磁共振设备(订单号MR-2025-001),企业为此订单采购专用零件、安排工程师工时,所有费用直接计入该订单成本,维修完成后总成本即为此单收入扣除依据。
场景2:多批次并行
若同时处理客户B的10台CT机升级(订单CT-2025-002)和客户C的5台超声设备保养(订单US-2025-003),需分别统计各订单耗材、人工,并将车间租金、设备折旧等公共费用按维修工时比例分摊。
这种方法就像餐厅为VIP客户定制私宴——每桌菜单独立设计,食材、厨师工资直接计入该订单,而水电燃气等公共成本按用餐时长分摊。
四大核心特点拆解
对象明确性
每个批别如同独立项目,如影视公司拍摄网剧《长安秘案》(批次A)与综艺节目《美食探秘》(批次B),需分别核算服装道具、演员片酬等费用。
动态周期管理
一部动画电影制作周期可能长达3年,其成本核算贯穿整个制作期,而非按月分割。
费用处理规则
未完工批次费用全额挂账,例如定制游艇建造前两年投入的钢材、焊接费用均视为“在产品成本”,交船时一次性结转。
灵活分配机制
若某批次产品需分阶段交付(如先交付100台定制机床中的30台),可按约当产量法估算已完工部分成本。
实战步骤演示(以影视剧制作为例)
背景:某公司拍摄古装剧《风起金陵》(批次TV-001)和现代剧《都市追光》(批次TV-002),需分摊摄影棚租赁、后期特效等公共费用。
数据归集
直接材料:TV-001服装道具支出120万元,TV-002场景搭建80万元;
直接人工:TV-001主演片酬300万元,TV-002导演费用150万元;
制造费用:摄影棚月租金50万元,特效制作费200万元。
费用分摊
分摊标准:按拍摄天数(TV-001占60天,TV-002占40天);
分配率:(50万+200万)÷(60+40)=2.5万元/天;
分摊结果:
TV-001:60×2.5=150万元
TV-002:40×2.5=100万元
成本汇总
项目 | TV-001(万元) | TV-002(万元) |
---|---|---|
直接材料 | 120 | 80 |
直接人工 | 300 | 150 |
制造费用 | 150 | 100 |
总成本 | 570 | 330 |
单集成本(30集) | 19万/集 | 16.5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