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的会计分录如下:
验收入库商品
借:库存商品——Y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Y产品
发出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Y产品
库存商品概念解释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的、直接用于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将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产成品的在产品及原材料。其确认需满足:
所有权归属:企业拥有法定所有权或控制权;
经济利益可流入:通过销售或生产转化可带来经济收益;
成本可靠计量:取得或生产该商品的支出能准确核算。
分类框架:
产成品:已完成生产流程待售的最终商品;
在产品:部分完工但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
原材料:用于生产的初始物料;
周转材料: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物及工具。
大白话解读库存商品:仓库里的“待转化资金”
想象一家烘焙工坊的日常运营:
原材料:未开封的面粉袋(成本20元/袋)、冷藏的奶油(成本15元/盒);
在产品:烤箱中正在膨胀的面包胚(已发酵未烘烤);
产成品:摆满货架的牛角包(标价8元/个,成本3元/个);
周转材料:可回收的纸质托盘(每个使用成本0.2元)。
这些不同形态的库存商品,就像“被冻结的现金”——只有通过销售转化为收入,才能重新流动起来。
分行业库存商品形态解析
1.食品加工业的时效管理
某酸奶厂的库存构成:
原材料:进口菌种(需-18℃储存)、鲜牛奶(日采购量5吨);
在产品:发酵罐中处于恒温培养的酸奶原浆;
产成品:冷藏库中贴标完成的瓶装酸奶(保质期21天);
管理要点:
每日监控近效期产品(到期前7天启动促销);
过期商品必须当日销毁(会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
2.家具制造业的工序控制
某实木家具厂库存流转:
原材料:烘干橡木板(含水率8%-12%);
在产品:已打磨未上漆的餐桌半成品;
产成品:包装入箱的六人位餐桌(含安装配件);
成本核算:
直接材料:木材成本1,200元/张;
直接人工:木工工时费600元/张;
制造费用:喷漆车间能耗分摊200元/张。
3.电子零售业的SKU管理
某手机专卖店库存特点:
产成品:展示柜中的最新款手机(激活后不可退货);
周转材料:定制手机壳(采购成本5元/个,免费赠品);
跌价风险:
旧款手机在新品发布后降价30%;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合规管理中的风险警示
红线1:虚构库存融资
案例:某企业重复质押同一批钢材,骗取银行贷款;
审计对策:要求第三方监管仓出具实时库存证明。
红线2:成本分摊失真
错误操作:将总部大楼折旧费计入库存商品成本;
合规要求:严格区分生产性支出与期间费用。
红线3:跌价准备计提滞后
教训:某服装品牌未及时计提过季商品减值,虚增利润;
准则要求:至少每季度评估存货可变现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