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计价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
优点:成本计算准确,缺点: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个别计价法大白话解读
假设你是珠宝公司财务总监,管理一批定制钻戒订单:
原材料采购:
钻石A:2克拉,G色VVS1净度,采购价¥180,000
钻石B:1.5克拉,D色IF净度,采购价¥220,000
生产加工:
钻石A配18K白金戒托,加工费¥8,000
钻石B配铂金戒托,加工费¥12,000
成本归属:
钻戒A总成本=180,000+8,000=¥188,000
钻戒B总成本=220,000+12,000=¥232,000
这种核算方式就像给每个商品办“身份证”,从原料到加工全程独立核算,哪怕同一款式的钻戒,成本也完全不同。
个别计价法的应用场景
场景1:医疗器械生产审计
审计某心脏支架生产企业时发现:
同一批号产品中混有:
标准支架(成本¥8,000/个)
带药物涂层支架(成本¥12,500/个)
审计调整:
要求按序列号重新分类核算;
发现将¥12,500支架按¥8,000计入成本,少计成本¥4,500/个;
对已售300个产品补提成本¥1,350,000。
场景2:EPC工程项目的成本归集
某海外电站建设项目包含:
涡轮机T001:采购价€1,200,000
定制变压器TX-7:设计费€150,000+制造成本€380,000
财务处理:
每个设备单独设立成本卡;
工程领用时直接匹配到具体电站项目;
避免与其他项目成本混淆。
行业应用的“双刃剑效应”
适用场景
行业 | 典型案例 | 不可替代性体现 |
---|---|---|
文物修复 | 宋代官窑瓷器碎片复原 | 每片瓷片的历史价值与采购成本独立 |
私人订制 | 百万级高定西装 | 客户指定使用意大利某批次羊绒面料 |
生物制药 | 基因治疗载体储存 | 实验批次与患者DNA匹配唯一性 |
军事工业 | 导弹制导部件 | 序列号关联战场使用记录 |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概述
个别计价法:逐项识别具体存货的实际成本;
先进先出法(FIFO):假设最早入库的存货优先发出;
加权平均法:按期间平均成本统一计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入库后重新计算平均成本。
核心差异:
批量处理(FIFO、加权平均法):将同品类存货视为整体,按预设规则分配成本;
精准追踪(个别计价法):为每件/批存货建立独立成本档案。
案例说明:
场景1:通用零件(如螺丝钉)
采用加权平均法:本月采购1000颗螺丝,单价0.5元与0.6元各占50%,平均成本0.55元/颗,维修消耗200颗即按110元计成本。
场景2:定制零件(如劳力士机芯)
必须用个别计价法:
机芯A:客户X专属订购,采购价8000元;
机芯B:客户Y紧急调货,采购价12,000元;
维修时若使用机芯B,则成本直接记为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