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包含以下四类内容:
产成品:已完成全部生产加工并验收合格、可直接对外销售的商品;
在产品:正处于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半成品;
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耗用的各类物料;
周转材料: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且保持原有形态的辅助物资(如包装物、工具)。
确认标准:
所有权归属企业;
预期带来经济利益;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大白话解读
想象一家奶茶店的日常经营:
原材料:牛奶、茶叶、珍珠(没开封的原料包);
在产品:煮到一半的波霸(已煮30分钟但未焖熟);
产成品:封好杯贴的杨枝甘露(已放入外卖袋待配送);
周转材料:可重复使用的保温外卖箱、塑料杯架。
这些不同形态的库存商品,就像“不同阶段的现金”,只有快速流转才能避免变成“死钱”。
分行业库存商品内容解析
1.制造业的库存分层
某手机工厂的库存构成:
层级 | 具体内容 | 管理要点 |
---|---|---|
原材料 | 芯片、屏幕模组、电池 | 按安全库存模型补货 |
在产品 | 已焊接主板的半成品手机 | 需防静电存储 |
产成品 | 包装完好的整机(含配件盒) | 序列号追踪防窜货 |
周转材料 | 防震泡沫、可循环使用载具 | 清洁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
2.零售业的库存形态
某连锁超市的库存分类:
产成品:货架上的洗发水、零食礼盒;
原材料:烘焙区未拆封的面粉、奶油(用于现烤面包);
周转材料:购物篮、生鲜区的冰袋。
损耗管控:
生鲜区叶菜每晚8点自动打折(减少产成品报废);
购物篮丢失率与员工绩效挂钩(控制周转材料损失)。
3.电商行业的特殊内容
某服饰电商的库存组成:
在途库存:快递运输中的退货包裹(所有权未转移);
预售商品:已收定金未发货的限量款(需单独核算);
残次品库:不影响使用的微瑕品(挂“特价清仓”专区)。
会计处理:
预售定金计入“合同负债”;
残次品按可变现净值计提跌价准备。
合规管理中的风险红线
红线1:虚构库存融资
案例:某贸易公司重复质押同一批铜材,骗取贷款1.2亿;
审计对策:要求第三方监管仓出具实时库存证明。
红线2:成本结转错误
错误操作:将销售费用计入库存商品成本;
合规要求:严格区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
红线3:跌价准备计提不足
教训:某服装品牌未计提过季羽绒服减值,虚增利润500万;
正确操作:按季度评估可变现净值,差额部分计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