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间接法。直接法通过列示现金收支主要类别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非现金项目。
直接法:
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评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
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剔除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大白话解释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本质两种种“翻译规则”——
直接法:像“流水账”一样记录每一笔钱的进出(如今天收了多少货款、付了多少工资);
间接法:从“净利润”出发,倒推现金变化(如加回折旧、减去应收账款增加)。
举个科技公司的例子:
直接法:记录用户订阅费收款500万元、服务器租赁付款100万元;
间接法:从净利润200万元出发,加回数据资产摊销50万元,调整后经营现金流250万元。
方法对比:谁适合什么场景?
1.直接法:细节控的“显微镜”
核心特点:逐笔追踪现金流动,适合业务简单、交易透明的企业;
操作步骤:
拆分银行流水,匹配业务单据(如销售合同、采购发票);
分类填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
适用企业:
零售业(如连锁超市每日收付款清晰);
平台经济(如电商平台用户充值、提现流水明确)。
案例:某生鲜电商用直接法编制报表,清晰展示“用户下单-支付-配送”全链条现金流。
2.间接法:利润表的“解码器”
核心特点:从净利润反推现金流,适合业务复杂、非现金交易多的企业;
操作步骤:
以净利润为起点;
加回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
调整应收账款、存货等营运资本变动。
适用企业:
制造业(设备折旧、存货变动大);
重资产行业(如房地产、航空运输)。
案例:某汽车厂净利润1亿元,间接法调整后经营现金流仅3000万元,暴露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不同行业的方法选择策略
策略1:快消行业——直接法为王
痛点:高频交易、流水庞杂;
解决方案:
用ERP系统自动抓取销售终端(POS)数据;
每日生成现金流快报,实时监控异常交易。
案例:某奶茶连锁通过直接法,发现某门店日现金流异常下降30%,及时查处店员挪用资金。
策略2:传统制造——间接法排雷
痛点:应收账款积压、存货周转慢;
解决方案:
用间接法分析净利润与现金流的差异;
针对性地优化信用政策、供应链管理。
案例:某机械厂通过间接法发现存货周转率下降20%,及时清理滞销库存,释放资金500万元。
会计人必知的“方法陷阱”
陷阱1:直接法的“流水账陷阱”
案例:某企业将股东借款计入“经营活动-其他收入”,虚增经营现金流;
避坑:严格区分股东注资(筹资活动)与经营收入。
陷阱2:间接法的“调节失真”
反面教材:未将数据资产摊销加回,导致经营现金流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