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实验班:金融菁英论坛暨CFA菁英班招生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5年3月19日,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大湾区金融菁英论坛暨CFA菁英班招生大会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吸引了经济学院近500人报名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大会以丰富且极具深度的内容,为同学们开启了探索国际高端金融领域的大门,也为CFA菁英班的招生工作拉开了精彩序幕。
一、经济转型对大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在大会上,经济学院教学副院长罗帅带来了"经济转型对大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重要分享,其内容紧密结合当下经济形势,为经济金融学子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罗帅副院长指出,新兴产业的崛起促使前沿技术人才需求激增。以近期热点DeepSeek为例,德银认为其推出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也让2025年成为投资界重新审视中国实力的一年,中国在相关领域正展现出超越其他国家的潜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行业需求发生显著变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成为经济转型核心方向。在传统领域,银行业转型面临着传统存贷业务萎缩的挑战,智能风控和财富管理成为核心业务。罗帅副院长建议,同学们可以考取CFA证书,并学习智能投顾系统操作,以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
新兴机遇领域前景广阔。绿色金融与ESG投资方面,碳中和推动新能源等产业,需环境经济学等技能,对应ESG分析师等岗位;产业升级与高端制造领域,政策扶持智能制造等,需产业经济学等技能,可从事行业研究员等工作;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Python/R编程等技能需求大增,相关岗位有量化分析师等;老龄化与银发经济领域,养老金融等需求增长,精算模型等技能重要,带来新职业机会。
罗帅副院长强调,面对经济转型带来的这些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转变,从过去注重培养“通才”,转变为培养“专才+优才”。无论是选择直接就业、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同学们都应将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主线目标。因此,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注重学历资质、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例如获取学历证书、资质证书,积累实习实训和获奖经历,以及取得技能认证和职业认证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
二、被定义的商科生:金融人才发展浅析
文骏程院长带来了主题为"不被定义的商科生:金融人才发展浅析"的精彩发言,从多个维度为经济学院大一学生指明了金融人才的发展路径。
文院长指出,大学是人生全新旅程的开始,大一新生应尽快从高中学习模式过渡,主动规划大学生活。在大学的众多选择中,无论是直接就业、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提升就业能力都是核心目标。根据《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企业最为看中毕业生的相关实习经历或社会实践,其次是专业与岗位的直接相关性、未来的潜力和可塑性等要素。这意味着同学们不仅要在专业学习上深耕,还需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积累相关经验。
谈及菁英人才的培养,文院长介绍了大学生金融菁英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从课程体系、实务技能、学习管理、学员活动、人脉搭建五个方面入手。课程体系贴合行业需求,助力学生从零基础成长为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实务技能培养注重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学习管理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指导,帮助他们更高效地掌握知识;丰富的学员活动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人脉搭建板块通过链接金融名企、携手名企高管、连结合高校学子,为学生构建高端对话平台,助力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访金融名企,与高管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感受真实企业氛围,从不同视角深入理解金融行业。
最后,文院长针对CFA备考难点进行了分析。他提到,CFA备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知识体系广度与深度带来的学习压力,考纲更新需要学生及时适应,英语基础薄弱可能影响对题目的理解,计算题与应用题、财报分析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模拟题实战不足会导致学生在考场上应对能力欠缺,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也会影响成绩,还有道德题、三级写作等特定题型的难点,以及非金融专业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弥补专业差距等问题。文院长表示,CFA菁英班会针对这些难点,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家顺利备考。